老外毛筆寫春聯

 

昨天上午,由揚子晚報,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中心、南京一九一二集團以及南京大學外聯會聯合主辦的“揚子社區行1912國際社區節”上,中外青年進行了文化交流。來自南京大學、東南大學、曉莊學院的留學生們,除了唱中文歌曲、表演中國功夫外,還用中國最傳統的書寫工具胎毛筆,現場簽名、書寫春聯迎接2010年的到來。
多國留學生

用毛筆寫下“新年好”

昨天一早,來自南大、東大和曉莊學院的大學生們,就早早來到“1912時尚休閒商業街”的浦發廣場,擺開古琴、書法、手工DIY、戲曲、外語交流等展位,開始了“異域文化交流”活動。

隨後,參加活動的南大、東大等大學的外籍留學生陸續到來,他們來自美國、德國、坦桑尼亞、印尼、韓國、日本……昨天的“揚子社區行”成了名副其實的“國際社區節”。留學生們到場後,在“揚子社區行1912國際社區節”簽到牌上簽名。別具一格的是,簽名用的是毛筆,但令人佩服的是,他們中有的人漢字寫得可不賴。這不,來自阿爾及利亞的aya被熱鬧的迎新年氛圍所感染,揮筆寫下了“新年好”三個漢字,並簽下了自己的名字,有的人還寫下自己對最愛的寵物的祝福:“泰迪快樂”,有的簽下的是將來的美好願望:希望來年幸福。不一會兒,簽名板上就佈滿了各個國家的文字。

德國“功夫熊貓”

不敵越南小夥

上午10點,活動正式開始不久,突然下起雪來。好在當天的活動中,安排了一項能讓參與者暖和起來的活動,那就是跳繩比賽。該活動是由團市委發起的“每天鍛煉一小時、健康生活申青奧”的“青春奧運健康行動”,該活動旨在支援南京申辦2014年夏季世界青年奧運會。由於參與的中外青年人數比較多,擔任主持人的“1912”工作人員李雄靈機一動,讓女生和小朋友在舞臺上跳,而男生們則在舞臺下跳。在男生中,來自東大的德國留學生馬賽斯最為搶眼,因為身高1米9的他穿著蓬鬆的羽絨服,頭戴可愛的熊貓帽,因而被主持人稱為“功夫熊貓”,但他跳繩雖然很不錯。但最終因“功夫”不敵旁邊的越南留學生未能奪冠。

太極高手

現場收下“洋徒弟”

太極拳、太極劍、雙截棍、五步拳……昨天正宗的“中國功夫”讓觀眾們大飽了眼福。踢腿、飛身起跳,那雙截棍比孫悟空耍金箍棒還熟練,兩截棍仿佛就在他手中化作一道道光圈。不過,別看這舞臺上的教練王藝號只有21歲,可是江蘇警官學院畢業的高材生,雙截棍可是練了8年多了,很多年齡大的雙截棍練習者反而不是他的對手。

“老師,您能不能收我們為徒?”看了潘玉蘭的太極功夫後,一群印尼來的留學生便將潘老師團團圍住了。“來中國,不學點中國功夫怎麼回去嘛。”來自印尼的toya告訴記者,他在中國主修中藥學,並對中國的保健非常感興趣,早聽說太極可以修身養性,所以這次他們早早就等在現場,準備“拜師”。

多種文字加“笑臉”

都上了春聯

昨天最精彩的是寫春聯比賽,雖然多數作品是用漢字書寫的,內容也是富有中國傳統寓意的常用對聯,但也有人用英文、德文、阿拉伯文等文字“寫意”,還有的雖然是用漢字寫的,但又意鋒未盡,在下麵又用他們本國的文字再寫上一段。更有的選手別具匠心,在春聯上畫了個“笑臉”符號,以表達祝來年順風順水、笑口常開的美好心願。隨著,在女主持、東大老師李丹主持的才藝表演中,留學生們演唱了中文歌曲、表演了中國功夫和互動遊戲,雖然天氣非常冷,但現場氣氛卻很熱烈。

台下,南京大學的DIY社團的展牌特醒目:“我的東西我做主”,社團活動部長張雅玲一直在熱情地教幾個小朋友“穿珠”,經他們指導後,小朋友也能把平淡無奇的珠子串成美麗的戒指、項鍊、愛心和福娃。

在現場看到南京游府西街小學的陳藝瑋,她是來參加跳繩比賽的,爸爸媽媽都陪她來,媽媽說:“今天揚子晚報舉辦這樣中外交流形式的社區活動太好了,我就是要帶女兒來感受這種不同國家齊聚一堂的感覺。”無獨有偶,南京方興小學三年級的小男生張世傑也是沖著跳繩比賽來的。 實習生李可 本報記者徐媛園宋嶠鄭幼明本版攝影宋嶠活動攝像薛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i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