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不是小病
確實,大多數一期和二期的痔瘡不需要做任何治療,但是,痔瘡的病情有輕重之分,卻無大小之別,尤其是一些直腸癌患者誤將自己的症狀當作了痔瘡,從而失去了根治的機會,十分可惜。

 

  九成直腸癌初期誤診為痔瘡有專家發現,由於直腸癌與痔瘡的臨床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,如便血、大便次數增多等,結果90%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。據介紹,痔瘡患者排的便血通常是鮮紅色的,很少與大便相混,多數會黏附在大便的表面。而直腸癌病人伴隨大便排出的血多數呈暗紅色,而且便血是與大便混在一起的,常混有粘液或者膿液。此外,直腸癌病人的排便習慣會發生改變,由於癌腫的刺激,病人可在短期內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,常有排便不盡的感覺。

  因此,患者一旦發現上述症狀,應立即到安養中心檢查,就診時要注意不要輕易相信醫生沒有進行檢查所得出的結論,如痔瘡或菌痢等。如醫生沒有要求做檢查,病人不妨自己提出。

  什麼人更易患痔瘡

  工作性質和飲食習慣是誘發痔瘡的主要原因。

  排便異常者。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的人、或長期腹瀉的人、或喜歡蹲在廁所裡看書報的人,因用力排便,或下蹲過久,很容易導致直腸肛門部充血、受壓、靜脈曲張,甚至使肛墊組織鬆弛,甚或致牽拉固定肛墊的肌肉斷裂,肛墊脫出肛門外而形成嚴重的痔瘡。

  不良飲食習慣者。大量飲酒,嗜食辛辣,如辣椒、芥末、胡椒、生薑等富刺激性食物,也易使直腸肛門黏膜皮膚受到刺激,局部充血,感到燒痛,成為引發痔瘡或加重病情的誘因。

  有妊娠、分娩及盆腔腹腔疾病者。

  工作疲勞者。積勞也是造成患痔的一個重要因素。過度疲勞,睡眠不足,皮膚科更因飲酒、打麻將時久坐不動,而加重臀部的淤血狀態。累積的疲勞,會使支援臀部的細緻纖維的張力鬆弛,內痔核就容易脫出。

  同時,痢疾、腸炎、寄生蟲(如蟯蟲等) 、肛隱窩炎、肛門直腸周圍膿腫、肛瘺等,可引起痔靜脈周圍炎或痔靜脈內膜炎,使痔靜脈充血、擴張而誘發痔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i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